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明确要求“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观是文化的内核。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是推动文明进步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共产党人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成果,构成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刻阐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极大深化了我们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极大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为我们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提供了根本遵循。新征程上,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书写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新篇章。
在坚定文化自信中强化价值观自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文化自信,就是坚持走自己的路。文化自信来自哪里?来自对于文化主体自身文化的尊重和认可。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或者背叛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在其背后是一个价值取向的问题,如果没有正确的核心价值观的指引,就会迷失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刻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为我们如何走好自己的路确定了价值坐标,充分彰显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自觉和历史自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鲜明地表达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主张,凝结着全体中国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昭示着新时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方向,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为创造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价值指引。
在秉持开放包容中凝聚价值观共识。开放包容始终是文明发展的活力源泉,也是中华民族历经五千年绵延不绝的文化密码。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空间,涵育了中华民族海纳百川的文化特性,使我们始终保持着对人类其他文明的尊重和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根于中华民族五千年厚重文化土壤,借鉴吸收人类文明优秀成果,是体现多元价值共识的“最大公约数”,为涵养理性平和国民心态确立了鲜明的价值导向。历史和现实都表明,越是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的时候,越需要凝聚价值共识。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上,我们必须通过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养国之大德,汇聚民之大愿,激发亿万中华儿女和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磅礴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了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充分彰显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开放包容的价值理念,海纳百川的天下情怀。面对“两个大局”深刻演变的复杂形势,需要我们秉持开放包容的文化态度,始终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在尊重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多样性基础上凝聚价值共识,为构建共同繁荣发展的美好世界贡献中国方案。
在坚持守正创新中提升价值观认同。坚持守正创新,是我们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历史经验,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方法论原则。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坚持守正创新。所谓守正,就是在价值观问题上,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我们所倡导的核心价值观首先是社会主义的价值观,与资本主义价值观在价值立场、价值内涵、价值取向、价值准则上有根本的区别。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坚持人民至上立场,大力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抓住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这条主线,以先进的思想理论、鲜明的价值导向和丰沛的精神资源强基固本、涵养正气、培育新人,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充盈的精神能量。所谓创新,就是以满腔热忱对待一切新生事物,不断拓展认识的广度和深度,敢于说前人没有说过的新话,敢于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情,以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我们紧密结合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的新课题,更新理念、拓展载体、创设平台、搭建工作体系,更好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社会发展、日常生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念,筑牢全体人民共同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
(作者系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特聘教授、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同世界·共北斗”第十三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北斗应用专业赛,旨在汇聚全球青年创业者,探索北斗技术的创新应用。赛事涵盖北斗创新应用技...
意向区域: 长三角 上海 江苏-南京市 江苏-无锡市 江苏-徐州市 江苏-常州市 江苏-苏州市 江苏-南通市 江苏-连云港市 江苏-淮安市 江苏-盐城市 江苏-扬州市 江苏-镇江市 江苏-泰州市 江苏-宿迁 浙江-杭州市 浙江-宁波市 浙江-温州市 浙江-绍兴市 浙江-湖州市 浙江-嘉兴市 浙江-金华市 浙江-衢州市 浙江-舟山市 浙江-台州市 浙江-丽水市 安徽-合肥市 安徽-芜湖市 安徽-马鞍山市 安徽-铜陵市 安徽-池州市 安徽-安庆市 安徽-宣城市 安徽-滁州市 安徽-蚌埠市 安徽-淮北市 安徽-淮南市 安徽-宿州市 安徽-阜阳市 安徽-亳州市 安徽-六安市 安徽-黄山市